宋人有酤酒者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〔先秦〕
宋人有酤酒者,量酒公平,遇客甚谨,为酒甚美,悬帜甚高,然贮而不售,酒酸。怪其故,问其所知者杨倩。倩曰:“汝狗猛邪?“曰:“狗猛,则酒何故而不售?“曰:“人畏焉。或令孺子怀钱挈壶而往酤,而狗迎而龁之,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。”夫国亦有狗。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,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。此人主之所以为蔽,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有一个卖酒的宋国人,酒给的分量很足,对待顾客十分小心恭敬,酿制的酒也很好喝,卖酒的标帜挂得很高很显眼,然而酒就是卖不出去,酒都发酸了。他感到很奇怪,于是去问他所熟识的智者杨倩。杨倩说:“你家的狗很凶猛吧?”卖酒的说:“狗凶猛,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?”杨倩说:“因为人们害怕它。有人让小孩带着钱,提着酒壶去买酒,狗就迎面扑上来去咬他,这就是你的酒酸了也卖不出去的原因。”国家也有猛狗。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之术,想要用它使大国的君王明智起来,有的大臣就是恶犬,迎面扑来咬他们。这就是国君受蒙蔽和有本领的人不能被重用的原因。
注释
酤:卖。
量酒公平
简析
此文通过寓言故事揭示了治国理政中奸臣当道的现象。文章以宋人酤酒为喻,借杨倩之口点明“人畏猛狗”的心理,并进一步以“大臣为猛狗”的比喻揭露权臣对人才的排挤压制,犀利指出君主受蒙蔽的本质在于佞臣阻断了贤士进谏之路。此文采用以小见大的论证方式,通过生活琐事阐发治国大道,既体现了韩非子“法术势”思想中破除权臣蔽障的主张,又警示统治者须明辨忠奸。
烛龙钟山
《山海经》〔先秦〕
西北海之外,赤水之北,有章尾山。有神,人面蛇身而赤,直目正乘,其瞑乃晦,其视乃明,不食不寝不息,风雨是谒。是烛九阴,是烛龙。
钟山之神,名曰烛阴,视为昼,瞑为夜,吹为冬,呼为夏,不饮,不食,不息,息为风。身长千里。在无之东。其为物,人面,蛇身,赤色,居钟山下。
简兮
诗经·国风·邶风〔先秦〕
简兮简兮,方将万舞。日之方中,在前上处。
硕人俣俣,公庭万舞。有力如虎,执辔如组。
左手执龠,右手秉翟。赫如渥赭,公言锡爵。
山有榛,隰有苓。云谁之思?西方美人。彼美人兮,西方之人兮。
朝三暮四
佚名〔先秦〕
宋有狙公者,爱狙,养之成群,能解狙之意;狙亦得公之心。损其家口,充狙之欲。俄而匮焉,将限其食,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。先诳之曰:“与若芧,朝三而暮四,足乎?”众狙皆起而怒。俄而曰:“与若芧,朝四而暮三,足乎?”众狙皆伏而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