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源图
吴承恩〔明代〕
千载知经几暴秦,山中惟说避秦人。
仙源错引渔舟入,恼乱桃花自在春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千年过去,经历了多少朝代,而山中的人们只知道统治暴虐的秦朝。
如同仙境一般的桃花源不小心把渔夫引入,实在是扰乱了桃花盛放的自在春意。
注释
载:年。
简析
《桃源图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首句感叹历史变迁、朝代更迭;次句说桃花源中人避世隐居,只知现在是秦朝;后两句说渔人误入仙境却扰乱了桃花源的宁静,说外界干扰破坏了原有的和谐美好,流露出对自然纯朴生活被侵扰的遗憾。全诗意境深远,寓意幽深,以桃花源的典故为背景,既有对理想世界的憧憬,也有对现实纷扰的批判。
吴承恩
(1500—1582)明小说家。山阳人,字汝忠,号射阳山人。科举屡遭挫折,嘉靖中补贡生,后任浙江长兴县丞。耻为五斗米折腰,拂袖而归,专意著述。自幼喜读野言稗史、志怪小说,善谐谑,晚年作《西游记》,叙述唐高僧玄奘取经故事。另有《射阳先生存稿》《禹鼎志》等。 95篇诗文 181条名句
何陋轩记·节选
王守仁〔明代〕
昔孔子欲居九夷,人以为陋。孔子曰:“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?”守仁以罪谪龙场,龙场古夷蔡之外。人皆以予自上国往,将陋其地,弗能居也;而予处之旬月,安而乐之。夷之人其好言恶詈,直情率遂。始予至,无室以止,居于丛棘之间,则郁也;迁于东峰,就石穴而居之,又阴以湿。予尝圃于丛棘之右,民相与伐木阁之材,就其地为轩以居予。予因而翳之以桧竹,莳之以卉药,琴编图史,学士之来游者,亦稍稍而集。于是人之及吾轩者,若观于通都焉,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。因名之曰 “何陋”,以信孔子之言。
嗟夫!今夷之俗,崇巫而事鬼,渎礼而任情,然此无损于其质也。诚有君子而居焉,其化之也盖易。而予非其人也,记之以俟来者。(选自《王文成公全书》,有删节)
古意
吴承恩〔明代〕
日出沧海东,精光射天地。
俄然忽西掷,似是海神戏。
羲和鞭六龙,能驱不能击。
劳劳彼夸父,奔走更何意?
余自尘世人,痴心小尘世。
朝登众山顶,聊复饮其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