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梅
梅尧臣〔宋代〕
家住寒溪曲,梅先杂暖春。
学妆如小女,聚笑发丹唇。
野杏堪同舍,山樱莫与邻。
休吹江上笛,留伴庾园人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我家住在寒冷的溪涧转弯处,梅花早早地就和暖春的景致混杂在一起绽放。
它们像小姑娘学着梳妆打扮一样,聚集在一起绽放,仿佛露出了红艳的嘴唇在欢笑。
野生的杏花倒还能算得上是可以同住的邻居,山间的樱花可不要来做近邻。
请别吹那江上的笛子(以免惊扰了它们),就让梅花留下来陪伴这像庾信园林般清幽之地的人吧。
注释
丹唇:红唇。
庾园:借指故园。
简析
此诗以梅为核心,开篇点出寒溪梅早放的特质,暗藏清寂中抢先报春的生机。接以拟人写梅之娇憨,鲜活如见。后四句以杏可同舍、樱莫为邻的取舍,显梅之品性孤高;末句 “休吹笛”“留伴”,将梅与 “庾园人” 相系,既护梅之静,又托出诗人与梅相契的清雅,于寻常景致中见爱梅之心与自况之意。
梅尧臣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 3162篇诗文 234条名句
剔银灯·与欧阳公席上分题
范仲淹〔宋代〕
昨夜因看蜀志,笑曹操孙权刘备。用尽机关,徒劳心力,只得三分天地。屈指细寻思,争如共、刘伶一醉?
人世都无百岁。少痴騃、老成尪悴。只有中间,些子少年,忍把浮名牵系?一品与千金,问白发、如何回避?
八六子·倚危亭
秦观〔宋代〕
倚危亭。恨如芳草,萋萋刬尽还生。念柳外青骢别后,水边红袂分时,怆然暗惊。
无端天与娉婷。夜月一帘幽梦,春风十里柔情。怎奈向、欢娱渐随流水,素弦声断,翠绡香减,那堪片片飞花弄晚,蒙蒙残雨笼晴。正销凝。黄鹂又啼数声。(怎奈向 一作:奈回首)